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追真 > 第5章 学堂辩论(4)

第5章 学堂辩论(4)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追真!

“随着复杂程度提升,比如说人类,分母可能非常大,得到的结果越小或者说越精确。”

“当然这个只是一个很粗糙的想法,具体的函数也许类似于路径积分,那么意识有可能则是一种概率波,这样的话不光人的大脑真的是一台量子计算机,恐怕连真空也有可能产生意识了。”李言蹊笑道。有几个学生也跟着笑,真空也有意识?这人嘴里不停地说着有可能,其实是在扯淡。

“什么是路径积分?”

“你们下节课不是上高数吗?具体的可以去问高数老师。”

“但我打个比方,单个粒子要从A到b点,不是只走一条路径,而是要把所有路径全部都走一遍,只是每条路径的可能性有大有小,其中有一条路径,是物质最大可能走的路径,它满足最小作用量原理,且这个路径的可能性远超其他路径,物质从微观到宏观就是叠加了无数粒子,于是走这条路径的可能性被进一步提升。就好像你要从广州到北京,有无数多条路可以走,你可以坐飞机,你可以坐汽车,你可以步行,你还可以从广州坐火箭到空间站然后跳伞到北京去,你甚至还可以绕到美国然后打地洞到北京去,但你最有可能的,是上京广高铁,因为这条路是既省钱又省时间的,综合考虑下它满足类似于最小作用量原理的——最节省的道理,当你无数次往返于北京广州之后,你查看你的路线图,你会发现坐高铁去北京几乎成了你百分之百会选择的路。”

“意识可能也一样,在不同的排列组合下,它从混沌模糊走向明晰清楚,这条意识的路径逐渐被开辟出来。”

“而植物人,则可能是由于排列组合的某一个或多个环节被打断,所以原本清晰的意识重归模糊。”李言蹊笑着看向那位学生,而那位学生则以点头致意。

“对嘛,学长你这才说的是人话。”有人笑道。

“合着我一直在说鬼话。”李言蹊有些纳闷。

“对了,如今的意识存储技术已经成熟,而意识转移尚无法攻克,也许就是因为路径不同导致意识不能兼容,也就是一个意识只能对应于一个大脑。”李言蹊思维跳跃飞快,又想到了一种可能的解释。

周围的学生良久没有说话,仿佛惊诧在作者的胡说八道当中。

也有几个女学生眼中泛光,痴痴地盯着李言蹊,想要看出点什么东西来。

只有陈竹渔习以为常,并悄悄挪动了下身体,稍微挡住了这几个女生的视线,惹得几人心生不满,暗道你只是占了先机,我们加把力还不知道最后花落谁家。

李言蹊也在心中暗自擦了擦汗,不愧都是天之骄子,问出的问题险些有些招架不住。

半晌,又有人说道:“学长开始所说,我倒是能听懂,后面说的,我却有些听不懂了。”

“这个是我的问题,我的追求一直都是‘简单’,思考过一阵的东西我都尽量用浅显的语言来描述,但这次的问题太多,超出了我之前的思考范围,时间仓促,所以又开始使用比较专业的术语了。”李言蹊有些歉意地说道。

“我一直认为,人生于天地之间,其本身就是宇宙规律及物质的集合体,而人去理解宇宙,就是理解自身的过程,这个过程反过来说也是一样。”

“倘若你自己去理解自己,还要用复杂曲折的思考模式,而表达自己,又要用精巧繁琐的专业术语,这就有些舍本逐末了。”

“所以物理不复杂,复杂的是物理学,现在的复杂是探索之路必经的曲折,但当我们抵达终点之时,物理学终将回归物理的本质。”

李言蹊为今天的发言画了个句号。

周围的同学不由自主地鼓起掌来,正当某个南桐抑制不住心中的激动要从他背后扑上去时,

“叮铃铃……”

上课铃声适时响起,李言蹊在完全不知情的情况下失去了被同学枪击的机会。但还是有些人站在原地在思考些什么东西,这专注力竟能抵御他们从小到大养成的听到铃声就迅速回到座位的条件反射。

“笃笃笃”

“不上课了吗各位?”高数老师用黑板擦敲了敲黑板,稍微拔高了声音:“平时分是不是不想要了?”

学生们这才迅速回到自己位置上。

“你就这样把一个宝贵的研究方向透露出来,没事吗?”陈竹渔轻声问道。

“没事。”李言蹊的语言字数开始刹车。

“那你还挺好的,有可能涉及知识产权的东西就这样拿出来给大家听而不是发表在织网,有人会恨你的。”陈竹渔眼睛盯着黑板,面无表情,嘴唇微微翕动,这是所有人都会的上课聊天技能,经常惹得老师停下讲课四处查看,却不知道究竟是谁在说话。

“嗯。”李言蹊怠速运行。好为人师并不是李言蹊的目的,只是他更愿意抛出一些观点,让大家一起讨论,汲取众人所长也是他加强自身的一种方法。

“你关于超空间信息传输的研究什么时候出结果呀?”陈竹渔换了个话题,声音懒懒散散的,似乎并不在意这个问题,只是随便提及。

“下,三年。”

“啊?”陈竹渔有那么一瞬间失神,但很快恢复。

李言蹊目不斜视看着黑板:“上课了。”

“哦。”

这节课过得很慢,下课了,李言蹊轻声跟陈竹渔道了个别,转身回去了。

陈竹渔抬起头来,偷偷看了眼他离去的身影,额头分泌出细细的汗珠,似乎经过了相当长时间的煎熬。

时间回到上个月。

陈竹渔的父亲被查出患癌,她便立刻叫上李言蹊一起找医院。一方面是希望李言蹊能提供帮助,从而让她父亲得到最好的治疗,一方面也给李言蹊加加印象分。

但无情的现实却是,李言蹊找了六家肿瘤医院最好的医生,但得到的结果都是一样——无法治疗。

李言蹊本来已经放弃了,但不知怎么的,得知她父亲的病开始好转了。

他不禁感叹,真是世事无常。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