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追真 > 第6章 阴谋前奏

第6章 阴谋前奏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追真!

三年后,实验室。

“言蹊,喝茶。”柳语月笑意吟吟,她是李言蹊所在超空间信息传递研究团队的一员。

“谢谢。”

轻轻呷了一口茶水,李言蹊看着三维立体投影上飞快闪烁的代码。

但如果有人凑近了看,也许能发现他的目光并未聚焦在投影上,而是透过了投影,看着实验室中间的一台巨大传输设备。

这间实验室由一座刚建成的核聚变电站供能,核电站向外输电本应该还要经历道道复杂手续,但不知是谁打通了关节,让核电站在正式投入使用前专为这座消耗甚大的实验室供能。

李言蹊周围则是他的团队同事,他们紧张的看着屏幕上的所有信息,生怕遗漏了任何细节。

设备的另一端安装在火星。

今天是2064年10月5日,由李言蹊参与的超空间信息传输技术即将完成它的最后一步调试验证工作,如果成功,则预示着这项技术已经初步成熟,这将会极大促进世界发展!

设备分为两套,一套是传统的信息传递设备,另一套就是超空间信息传输设备。另外在信息传输设备旁,还有一套刚刚完成不久的全新设备,据说可以保护实体物质,可以让物质在完整无缺的情况下,利用超空间传输技术将物质传送到指定地点。

地火距离为5500万公里到4亿公里,前几次实验都是随机选择地火距离,此次特意选用最远距离,就是为了验证处于地火日三者中心的太阳,其引力效应造成的时空弯曲对信息传递造成的影响。

超空间传递技术理论上不会被障碍物阻隔,但仍需要以实验验证。

研究人员将把此次实验的结果和之前的结果进行比对。

所谓的研究团队,其实也就六人,分别是李言蹊,马松,秦子明,赵朔,周楠,柳语月。

剩下更多的都是后勤人员,实验理论和内容对他们保密,也被禁止和外界透露这里的事。

六人无不是信息传递方面的顶尖学者,李言蹊则是后来居上,成为这金字塔顶端的明珠。

这几年,李言蹊在研究过程中不断地抛出各种理论,大部分都被实验所证实,少数尚未证实的理论也有严密的数学论证,至少在另外五人看来毫无破绽。

其实这些结论相当简洁,但论证过程在五人看来如同天书,不过不管怎样,能用就行。

可以说这项研究的主体其实就是李言蹊。

超空间信息传递技术的问世将会给世界物理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不过零延迟零损耗的信息传递技术虽然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这项技术所基于的物理原理——空间折叠原理。

鉴于地球整体技术设备有限,只能制造出仅供信息传递的最小通道。

五人虽然也是顶尖学者,但这项原理实在是太过超前,以五人甚至是相关领域的其它学者的认知水平依然不够。

五人皆对李言蹊五体投地。

其中柳语月曾公开向李言蹊表露过意思,无他,就是因为李言蹊的头脑对同为科研人员的她有着致命吸引力。但被李言蹊用已有女朋友拒绝。

柳语月还背地里调查过陈竹渔,了解到陈竹渔家境并不好,家里还有个患癌的父亲,曾多次私下向陈竹渔软硬兼施,打算让她知难而退,但直到有一天马松找柳语月谈了一次,这事也就不了了之……

今天是最后一次实验。

其实前几次都能稳定运行了,如果这次也能,接下来将会走上报、审批流程,不出意外,下周六将会全球直播实验过程。

届时团队成员的名字将会响彻整个地球上空。

随着马松按下确定键,火星车开始利用摄像头捕捉周围景象并实时传递回地球。

“成功了!”

“别急,实验流程还没走完,还要进行信息的比对。”马松说道。

六人对两组图像进行分辨率比对,得出最终结论,超空间信息传递不受已知任何因素干扰,延迟基本为零。

六人纷纷相拥,击掌庆祝,马松更是拿出了一瓶香槟庆祝,整个实验室充满着喜气洋洋的气氛。

喝过香槟之后,众人前后脚离开了实验室,打算狠狠地睡上一觉,明天起床后再找个酒楼摆桌宴席继续庆祝。

期间马松让李言蹊单独留一下,其他人也没起疑,毕竟项目负责人和主心骨也许还有更多的事情需要商量。

……

“你知道吗小李,这个项目是我这辈子参与的,也是我这辈子听说过的最具有跨时代意义的项目了。”马松微笑着看着屏幕,手里轻轻地摩挲着控制台。

“一旦这个项目成功,我们这个小组将成为超越历史的存在,我们的名字将永远镌刻在物理学的丰绩碑上,我们六个人将成为别人口中活着的传奇。”

马松有些开始激动,而李言蹊则默不作声。

“我能看到在不久的未来,许多基于这项技术的衍生技术呈井喷式爆发,各种应用改善了我们的日常生活,加速了我们的星际探索,我们的脚步能踏遍太阳系,银河系,拜访仙女座星系,走出本星系群,投入真正辽阔宇宙的怀抱。”马松两眼迸发出惊人的神采,语气也有些颤抖,仿佛他的思维真的冲入了宇宙。

李言蹊将手插入工作服裤袋,依旧默不作声。

“言蹊,虽然你是后来才加入我们小组,但说实在的,这个项目没有你,成不了事。”

马松摇了摇头,转过身来,看着李言蹊。

“四年前,我们小组遇到重大难点,我们五个人加班加点,拿出克服一切困难的毅力,希望将其攻克,但大半年过去了,根本没有一点进展。”

“直到有一次我去参加一次研讨会,那是由我老师主持的,会后,我去拜访了我的老师,向他请教了一些问题,他没有给我答案,却把你介绍给了我。”

“最开始,我们还不大相信你的能力,毕竟你太年轻了,只是把一些校对工作交给你,却不料你能指出我们工作的一些遗漏和错误。”

“后来,我们抱着试一试的希望,让你接触到了我们遇到的这个难点,刚开始看到你紧皱的眉头以为跟以前一样没戏,却不料第二天早上你就带着厚厚一叠的计算过程和答案回来了。”

“我们通过大量的实验验证了你的理论,于是我们又将以前我们解决了的一些难点交给你,没想到你当场就能给出答案,甚至比我们的更高明,我们很惊讶,在如今这个天才横流的时代,竟然还能出现类似爱因斯坦一样的人物。”

“说实话,我们真的很感谢你,言蹊,你不光让我们的小组绽放光彩,也让人类向前迈出了一大步。”

马松深深地向李言蹊鞠了个躬,这个鞠躬的动作一直持续了半分钟,马松才重新抬起头来。

“不过……”

“不过你打算怎么杀死我?”李言蹊终于打破沉默,问道。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