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大唐:跟着李世民打天下 > 第15章 晋阳起兵

第15章 晋阳起兵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大唐:跟着李世民打天下!

留守府。

李渊房间内。

李渊、李世民、王权宁、裴寂、刘文静五人皆站立。

裴寂和刘文静率先对着李渊一顿输出,把起兵的各种时机、好处都说了一遍。

一旁,王权宁听着这些话不自觉一阵昏昏欲睡的感觉袭来,弄得自己眼皮直打架。

李渊倒是很认真的听二人说完,但并没有给二人一个明确的回答,只是对旁边的李世民问道。

“世民,你觉得当如何?”

“起兵。”李世民不假思索,立刻回答道。

“刚好我还从雁门关带回了两千精兵,五千匹战马。”李世民又道。

李渊眉头紧皱。

这时,李渊眼睛往边上一瞟,看到了正一副昏昏欲睡般的王权宁。

突然来了一句:“小宁,你觉得当如何?”

王权宁看到有人赶跑了自己的瞌睡,刚想破口大骂,眼睛睁大一看,哦,原来是李渊,那算了。

思索片刻,便猜中了李渊心中所想,认真回答。

“大人不必太过担心那刘武周,他只有几千兵马,太原城城高墙厚,只需留一善于守城之将即可。”

听到这句话的李渊也放心不少,但就是还没有下定决心,也不知道在犹豫什么。

王权宁看到李渊还是一副犹犹豫豫的样子,心中想道。

“这段自己在史书上看到过,本应该是裴寂让几个晋阳宫的宫女侍奉李渊,这是杀头的大罪,方才让李渊下定决心起兵造反的。现在这个方法可不行,自己时间紧任务重,还想着早点当官娶媳妇呢。”

王权宁神经飞速运转,用脑过度导致额头上出现一层细密的汗珠。

思索了许久,王权宁也是一筹莫展,实在是李渊在历史上褒贬不一,他也不敢轻易去尝试。

无奈,王权宁只得放弃。

突然,他看到了摆放在房间正堂中央桌子上的一卷帛书。

“这玩意是,圣旨?”

顿时,计上心头。

只见王权宁闭着眼睛,继续一副昏昏欲睡的模样,脚步微微往桌子方向移了一步。

众人也没太在意,只是看着他这副打瞌睡的模样很是无语。

突然,王权宁脚下一滑,倒了下去。

在外人看来就像是王权宁打瞌睡过头,不小心睡着,而后摔了下去。

只是不巧,王权宁倒下去的方向正是摆放圣旨桌子的方向。

只见王权宁在半空中两只手本能的想抓住东西防止摔倒,而后,抓住了桌子边缘。

再然后,桌子就翻了。

圣旨也飞了出去,刚好落在王权宁腰间。

王权宁也摔在了地上,连忙起身。

只见这时,王权宁腰间青钢剑剑柄不小心划过圣旨。众人只听见‘刺啦’一声,圣旨上赫然出现一个碗口大的洞。

撕圣旨那可比找宫女罪名大多了,这可以诛九族的大罪。

一时间,众人脸上表情不一。

裴寂、刘文静二人满脸钦佩之色,李世民则是一副‘我懂你’的表情。

李渊表情最为丰富,最开始脸色漆黑,怕是想吃了王权宁的想法都有;而后转变为释怀之色,这也算是替他下定决心了。

煞那间,众人只觉得李渊浑身气质一变,仿佛像换了一个人式的。

之前那个志在天下的李渊回来了。

“既无退路,那就奋力一搏。”李渊道。

翌日。

留守府内,一道命令传出。

“为讨伐刘武周、防备突厥南下计,即日起,派李世民、王权宁、刘文静等在太原各地征募士兵,各百姓踊跃参军者,皆有赏赐。”

并在暗中命令李建成、李元吉赶赴晋阳准备起兵。

李渊在太原的名声非常好,一时间各地百姓纷纷报名,兵力急剧增加。

一月时间不到,募集的士兵就达到了数万人。

这天,留守府内。

还是上次的这几个人,李渊又把他们聚集在了一起,看来是要做起兵之前的最后准备了。

只见上方李渊浑身气势宏大,与一个月前相比不可同日而语。

李渊面色凝重,见众人都到齐,询问道。

“今起兵在急,我们应该往何处发兵,诸位有什么好的建议?”

站在下方的王权宁一听到这话,自己这升官发财的机会不就来了吗。

立马上前,道。

“属下有上中下三策。”

“上策,入关中,拥代王杨侑为帝,直取长安,号令天下。”

“中策,下江都,生擒隋帝,挟天子以令诸侯。”

“下策,进中原,群雄逐鹿,取东都洛阳。”

王权宁三策一出,众人眼前一亮,纷纷心中赞叹王权宁的聪明才智和思绪敏捷。

再一看其年龄,才二十岁不到,何其了得。

说是上中下三策,其实就只有一策,直取长安。

今虽说天下群雄并起,隋帝躲在江都,但同样,江都也还有十几万大军守护,再者万一隋帝最后逃跑了,那计划直接功亏一篑。

下策则更加不可能,中原李密、王世充正在死磕。

王世充守在洛阳城中,虽说李密的瓦岗军实力最为强大,但攻了几个月依然没有拿下洛阳城。

......

时间匆匆流逝。

三日后,众人已离开太原,到达晋阳。

晋阳城外。

一座巨大的军营中处处布满了肃杀的气氛,严肃无比,压的众人心情沉重。

高大点将台上,数道身影站立其上,个个身披盔甲,气势恢宏。

王权宁细细数来,恰巧,自己都认识。

李渊,李氏三兄弟,裴寂,刘文静,再加上王权宁自己,一共七人。

点将台下方,密密麻麻的身影站立,呈方阵分布。

李世民和王权宁那从雁门关带回来的两千士兵也在其中,刚好组成一个方阵。

初略算来,此地约莫聚集了有三万五千人。

点将台上最中央。

李渊缓缓走出。

“将士们,今隋朝正四分五裂,而隋帝却躲在江都享乐,此行为不配享大统也。”

“今,我欲攻入长安,拥代王继承帝位,收复河山。”

“将士们,随我一起者,皆有赏赐。”

“愿誓死跟随将军。”

下方将士们声音宏大,震耳欲聋。

在这个兵荒马乱的乱世,士兵们其实没有说非要忠与谁,甚至心中对皇权的意识都十分淡薄。

在乱世中,他们的脑海里面只有一个想法,那就是谁能让他们吃饱饭,谁能有赏赐就跟着谁。

点将台上,众人各自率领人马出发。

李渊为大将军,总领三军。

李世民为右领军大都督,王权宁为副都督,率领一万人马。

李建成为左领军大都督,李元吉为副都督,也率领一万人马。

裴寂则是作为李渊的参谋、军师。

刘文静则留守太原,防备刘武周。

行军路上,各地属官见作为太原地区最高行政长官的李渊都已起兵,自己定然不是其对手,再加上李渊平日里对他们不薄,于是也纷纷响应起兵加入。

短短两日,已增加至五万人马,速度之快,让人瞠目结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