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边城战狼 > 第1章 暗流涌动

第1章 暗流涌动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边城战狼!

九月十八日,大夏南部重镇滇东市。

北城区明晨国际会议中心,为全球第三,大夏第二的最大单体建筑,高达八十八层,占地面积三百五十亩,建筑面积达八十万平方米。此刻,会议中心正面巨幅玻璃幕墙被“一路风雨前程磨砺意志 半载苦乐同享铸就辉煌”,横批“再创建筑盛世”三幅巨型字幕大面积覆盖,猩红的大字凤舞九天,霸气十足。

八点三十分,会议中心大门外率先驶来两辆红旗轿车。滇A00001,是大夏政治局委员、滇东市市委书记宁远强的座驾。滇A00003,是滇东市市委副书记、市长张大伟的坐驾,车刚停稳,最先到达现场的滇东市市委秘书长侗为抢先一步拉开了宁远强的车门上说:“宁书记,早。”

一个相貌堂堂,国字脸的中年人下了车,对着秘书点头以示回应。他扶着车门,四处观望一眼,对已下车的张大伟说道:“大伟同志,今天的会场安保情况如何?”

“宁书记,你放心,昨天晚上我同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公安局局长李胜勇同志亲自带队查验了所有卡点,查验了全部现场记录,针对我市公安民警警力不足的情况从周边区县紧急抽调了千名警力支援,仅便衣就增加了一百人,现场安保推演多次,可以说万无一失。”张大伟虽然对这个空降至滇东,顶替自己原本手到擒来的市委书记有几分不满,但是在这种大是大非面前还是把握得相当到位。

宁远强认真的听着张大伟的汇报,满意地点点头,具体情况昨晚他已从李胜勇处知晓,内容也大致一样。其实他自己也知道,从一个普通的工人子弟成长为共和国一名高官,大夏政治局委员已是他发展的最后归宿,再过两年,绝对不会超过三年,他绝对会从这个众星拱月、至高无上的高位退下。既然上升已无空间,那么但求平稳着落。他可不希望这次国家高层指定的会议地点滇东出现任何一点意外,现场来了那么多的国际友人,如果任何一个环节出现差错,那都将造成不可挽回的国际影响。

“来宾们往返接送工作呢?”宁远强想了一下问道。

“一切按原定计划进行,这项具体工作由政府常务副市长李天佑同志亲自负责。”张大伟对这个常务副市长李天佑的办事能力还是相当了解。

“李副市长亲自负责,我很放心。”宁远强轻轻笑道。

“宁书记,张市长。”远远的,一个穿着黑色皮夹克的年轻人跑过来向两人问好。

“是公安局陈副局长?你们几点到位的?”既然宁远强书记都答话了,张大伟仅是向奔跑过来的陈齐点头,示意。

“报告书记、市长,我们全体执勤民警是早上六点前全部到位的,便衣民警也是最迟六点半全部上岗了。”陈齐向宁远强敬一个礼答道。

“好,请转告所有执勤民警,他们辛苦了,等这次勤务一结束,你们可以轮流放松一下。”毕竟,这两个月以来,很多干警一直全身心扑在安全检查巡查岗位上,实在是太累了。昨晚李胜勇局长给他汇报这次会议的安全工作时也顺便汇报了公安局内部一些情况,说有好几位年轻人因为公安局内长年任务繁重,随时都值班备勤,感情不合都离婚了,照这样下去的话,对于公安这样一支地方拳头部队来说可不是一个好兆头。

“谢谢宁书记,我一定将您的指示传达到现场每一位执勤民警。”陈齐敬完礼转身跑开。

宁远强回头对张大伟说道:“大伟同志,你就在下面等待一下前来参加会议的客人、外宾,咱们可不能失了礼数。我去看看赵主任过来没有,开闭幕式还需要他主持呢。”虽然宁远强的级别是大夏政治局委员、滇东市市委书记,比赵民这个大夏中央委员、国家住建委主任还要高半截,但是人家好歹是国家部委高官,是代表大夏高层到滇东来召开并主持会议,自己作为主政一方的诸侯对于该有的礼数,还是必须要有的。

“好的,宁书记。”张大伟自然知道这个赵民赵主任,他可是滇东市走出去的高官,官至国家建设委员会委员、主任,这次能回家乡主持如此大型国际会议也是国家对其功绩的认可吧。

十分钟后,一辆前卫警车亮着警灯,带着了一队考斯特从酒店方向鱼贯驶了过来。

“他们来了,我们去迎接。”张大伟走了过去。

这几天,张俊松一直没有睡个好觉。作为市公安局刑侦局重案支队一大队大队长,因为这次重要会议,局内早就打破了常规建制,他这个刑侦局重案支队的大队长也被分配到具体岗位,担任现场秩序便衣维护二组长。此刻,他身着便装,正巡逻在大会会场。作为曾经的军人,现在的警察,他心里隐约出现几分不安,总是觉得哪里不对劲:按照以往的惯例,在滇东市召开如此重要的,有着国家部委负责人及世界上大多数主要发达国家都报名参加的这样一个大型国际会议,网上居然风平浪静,一点负面消息都没有。按照常理,现在社会面上早就暗流涌动,群众上访事件接二连三。为了此次大会在胜利召开,虽然滇东市公安局在公安部直接部署下,搞了几次涉枪、涉暴、涉黑、涉黄、涉网、涉毒行动,也抓获了一些犯罪嫌疑人,甚至还查缉了几个红通要犯,但是这应该还远远不够。问题究竟出现在哪里呢?昨天,他专门把刘彬支队长拉去一起给李胜勇局长作了专门汇报,指出了以他一个警察特有嗅觉及不应该存在的现象。李胜勇虽然在市委书记宁远强的照拂下顺风顺水,在公安局内部有点独断专行,但是他深知术业有专攻,专业的事还是拿给专业的人去做才好。如果没有这些一线民警的努力,没有他们的鼎力支撑,一旦在某个敏感环节出了差错,哪怕是市委书记也保不了他,并且在这种大是大非面前,也不可能出面保他。况且他这个公安局长还比较年轻,还有上升空间,所以他还是很认真地听了刘彬及张俊松的汇报。但他也是半道出家,是从市司法局长转任而来,他也觉得有些不对劲,但是又说不出一个所以然来,只是再三叮嘱两人会议当天一定要打起十二分精神,又通知了情侦总队、治安总队、网安总队,甚至同市政府网信办等部门联系,抓紧从网上、线人线报中获取并甄别任何有用信息,通知科信总队再三检查现场应急通讯,并且将全局仅有的一台空间信号干扰车也紧急布置到现场一个隐蔽的角落随时待命。

大会于上午十点正式开始。

朝阳似火。一点也没有阻挡住前来参加此次盛会的国际国内友人的热情。会场设置的1200个位置早就被坐得满满当当,会议主办方赶紧从场外紧急调运了500根简易凳子,堪堪够数,挤满了差不多5000平方的偌大的室内空间,仅仅记者席差不多就来了100家,经过层层严密安检的各式“长枪短炮”早就调教测试完毕,从各个方位对准了主席台,各大与会媒体都想在会议第一时间将会场最新的第一手资讯迅速传送至各大网络平台,以赚取点击量,提升热度。

当会场正中电子显示屏的时针准确指向十点整的时候,会场顿时安静下来,1000多双眼睛转向了主席台左侧:大家翘首以盼的今天参加会议的重要人物终于鱼贯入场,会场上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

轻盈、明快的音乐声响起,包括滇东市主要领导人在内的一行十多人入场完毕。主席台只有五个座位,旁边几米远的地方有一个学术交流台,空旷的大厅内部悬挂着数十个透明的巨型显示屏,不管现场参加会议的人员在哪个角落,都可以通过显示屏清晰地看到主席台上情形,在视觉效果上可以形成全方位覆盖。

主席台正中坐着国际建筑业协会常务理事mISS马,左边是国家建委赵民主任,再往左是一位约60来岁的岛国老头渡边次郎,头发稀疏。mISS马右边是张思路,一位在国际国内建筑设计领域均颇有建树的建筑设计专家,再右是一位东方人士面容,细看是马来籍的李民主李先生。包括滇东市委、市政府主要官员在内的其他人士全都坐到主席台下方。一阵微风拂过,一位男性主持人略带磁性的声音飘了过来,接下来,主持人庄重、沉稳的面容清晰的投影在现场数十个巨幅显示屏上。

会议按流程正式开始。首先是大夏政治局委员、滇东市市委书记宁远强同志代表全市一亿人民发言,热烈欢迎各位领导、各位重量极的外宾……

三分钟后,国际建筑业协会常务理事mISS马走上演讲台,他操着一口流利的普通话,他说:“欢迎各位朋友来到滇东,大夏最美的海滨城市,南海明珠,全球260余个国家,200亿人口,这是一个非常大的数目,现在科技异常发达,国家正在花费大量和人力、物力、财力发展研究空间项目,相信以后随着科技进一步发展,相信未来我们科幻小说上常见的空间传送也不是空手画符、纸上谈兵,但那将是很久以后。既然如此,我们人类就要自己解决这个问题。目前,我们还没有更多更好的办法,大多数人还只有继续待在这颗逐渐由蓝变黄变白的星球,大家只有继续等待。”

主持人的这段开场白那是相当不错,话音刚落,会场上顿时响起一片掌声,打断了mISS马的发言。

悠扬悦耳的音乐仍在继续。

“既然大家都知道,我们还要在这颗变色的星球上生活相当长一段时间,那么我们耐以生存的家园便会在我们这些建筑师手中继续绽放异彩,现在地球表面温度越来越高,南北极冰川消融非常厉害,有知名专家预计,在最近几十年,绝对不会超过一百年,南北极冰川将成为我们人类永久的记忆。现在,原属南极特有的特种——企鹅,都成了我们人类宠物,给大家透露一下,前天,我的小孙女才给我买了一对企鹅,我还养着呢,现在它也不像几十年前那样怕炎热了,甚至比我们人类适应大自然的能力还要强,这说有了一个什么问题?人类必须向企鹅学习,向动物们学习,向大自然学习,只有这样,人类的火种才能在这颗繁衍了无数代的星球继续生存,所以我们要想更好的生活下去,进一步提升生活质量,我们所有建筑师就要放下身段,虚心学习,深刻吸取这些年来建筑设计方面的经验、教训,来建造适合我们人类居住的完美空间。” mISS马伸出双手示意激动的观众坐下身来,他继续说道。

张俊松穿着一件蓝色夹克,带着二组十多名便衣警察坐在会场西侧的进口位置,一双眼睛四下张望,发现十多名战友都尽职尽责的守在点位上时,才稍微松了一口气。他深知,如此重要的会议现场如果发生什么意外的话,问题应该不是来源于会场内部,毕竟进入会场那是经过层层安检,包括记者所携带的各式“长枪短炮”,都经过了会场门口早就严阵以待的“x光机”透视检查。那么,假如真的有问题,那么问题会出现在哪里呢?

张俊松从军从警多年,他总是习惯居安危,总是喜欢把困难想在前头,把可能发生的各类危险摆上台面,他深知安全工作无小事,而又特别是这种大型国际性会议,宁可错杀三千,也不可漏掉一个细节。他缓缓地抬起头,看着记者席上空升起的一架小型无人摄像机,他好像想到了什么,迅速打开了紧急通讯,问道:“李科长,请帮我看一下今天咱们有没有警用无人机升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