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突突出重围 > 第95章 粮队进村

第95章 粮队进村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突突出重围!

1959年2月。

明国仿制晶体管成功。

其实,在历史上,应该早就能够仿制出来,因为美国研究电子计算机的专家跑到了天洲,以至于美国延后几年才生产出来了晶体管,连锁反应。

明皇听说这件事以后,高兴地在御书房里连连称赞。

“不错不错,数控机床有希望了,想想麦克五千万一台的机床就心疼,对了,现在晶体管什么时候能用在数控机床上?”

说到这里,李善长叹了口气。

“谁知道晶体管技术这么难以掌握,现在我们制造出来的晶体管非常不耐用,十几分钟就得换一个,无法大批量使用,若是要到能用的阶段,还需要投入更多资金。”

“但就算是解决了晶体管技术,听说还有锗的材料做的集成电路,以及铣刀技术难关攻克,其中,这个集成电路,连苏联都没有搞到手,听说,是没有走私的路线,无论多少钱都买不到。”

明皇明白了,晶体管的生产,也只是开始的第一步,数控机床上的难点还多的很。

“那个……越南又要支援,说要用更多铝矿换大米,你去瞅瞅有多少大米可以调拨,从南方调过去,然后从北方调面粉、玉米去南方补充一下。”

“按照账面上的数据,估计能调不少,这两年正需要外汇购买橡胶,尽量多卖出一点。”

(这一年卖出粮食四百多万吨,历年之最)

李善长走出御书房以后,正好遇到了麦克。

麦克正好找他有事,拦住他说:“我这边储存了大量粮食,你们买不买?”

李善长有些奇怪:“这我们粮食正高产,怎么还要买粮食?”

麦克哈哈大笑:“我早就调查过了,你们那个高产纯属胡闹,他们那个步骤我一清二楚,将苗拔了,全种在一个田里,这怎么能不高产?还有,你们地方一个接一个向上申报高产,把村里当官的关起来,不报高产不让走。”

“再说,你们上年炼钢,很多地里的粮食都没有收,红薯、玉米啥的都在田里,吃大锅饭,让底下人根本不在乎田里的粮食。”

李善长有些震惊:“有这事?”

麦克:“那肯定,要不我储存这么多粮食干啥?就是给你们救灾用的,省的到时候你们又要到国际上去买。”

李善长:“……这可咋办,陛下让我收集粮食卖给越南换铝矿,我若是将你的话告诉陛下,他是信我的,还是信底下的一份份奏章?”

麦克:“那你看着办,反正,我这边粮食准备好了,你们随时准备买吧!嘿嘿,又赚一笔。”

(官吏逼迫底下谎报高chan,明皇认为这些官员中的坏人害苦了百姓,是发动那件事的原因之一)

见他想走,李善长叫住他。

“麦克经理,您等一下……那个,数控机床能不能便宜一点?”

一听数控机床,麦克苦笑着解释说:“没有办法便宜,这数控机床的钱,全都补贴到卡车里面去了,现在卡车还是太贵,很多国家买不起,你们想个办法,尽量控制一下成本,走了。”

李善长:控制成本?机床五千万一台就是最大的成本!

想起麦克刚才说的话,李善长挠头,爱咋咋地吧,反正底下人都说收成这么高,就按照数据来。

一层压一级,收粮食任务到达了下面。

上层官吏若是收不到粮食,就会认为底下的人在隐瞒粮食收入。

其实,都清楚发生了什么事,都在装糊涂。

某个村庄。

一群市里的收粮队伍进入了村里,将村里几个村官叫到了会议室,给他们看圣旨。

“按照你们村里提交的数据,需要缴纳这么多粮食。”

几人拿起一看,卧槽,吹牛逼果然要付出代价,当初光想着嘴爽,没想到还有这么一说。

他有些慌乱地对粮官黄成说:“这……哪里有这么多,没有啊!”

黄成有些恼怒,在他看来,这群家伙就是敬酒不吃吃罚酒,故意藏着掖着不交粮食。

“真能扯淡,没有这么多,你们会写这么多?我看你们就是想走那条路!”

“来呀,将他们村里的人全部集合!”

一个村一百多人被集中在一个院子里,黄成拿着喇叭嗷嗷叫。

“都听着,现在你们还有十万多斤粮食没有交出来,把粮食交出来,一切都好说,否则,就别怪我们不客气!”

喊完停下来看了看效果,发现并没有人搭理。

“呦呵,负隅顽抗?好,将他们关在院子里,其他人跟我走,去找粮食!”

一个村里的人被关在院子里,眼睁睁地看着粮队几十个人扛着工具挨家挨户找粮食。

进入村民的家里,粮队首先把炕拆了,而后扒地板,真正做到了挖地三尺,最后连外面的麦垛也不放过。

凡是有点值钱的东西,比如书本、砚台、油灯、珠宝啥的统统带走。

到了公共食堂,见粮食只剩下一点点,这让黄成很是恼火。

“他奶奶的,他们还真把粮食藏起来了,走,回去,问问他们到底藏哪了!”

正想出门,突然想起一件事。

“这群家伙无论把粮食藏在哪里都得吃饭,这样,把他们食堂的锅砸了!”

怦!

回到院子里,黄成劈头盖脸对着村里几个当官的一顿怒骂,随后就开始动刑。

他指了指其中一个孕妇:“说,粮食藏哪了?!”

孕妇摇了摇头:“俺们粮食早就快吃光了,没找你们要就已经不错,还找我们要粮食?”

黄成眉头一皱:“刁妇!来呀,押起来!”

有人往地上扔了一把石子,两名队员一边一个,押着孕妇跪在了上面。

黄成洋洋得意地指着孕妇,对着村民露出伪军般的笑容:“这就是对抗太……收粮的下场,说,粮食藏哪了?!”

见还是没人说话,黄成指着另一个村民:“说,说出来,花姑娘大大滴有!否则,死啦死啦地!”

那人老老实实地回答说:“真的没有……”

“还不老实?脱掉他的鞋!”

村民被脱掉鞋,光着脚丫子踩在未化的冰面上。

随后伪……粮队队长又指向下个村民:“说,粮食藏哪了?!”

村民摇头,黄成气的上去就踹他一脚,将他踹倒在地,没等他人从地上爬起来,旁边几个粮队队员又踹了几脚。

觉得不过瘾,黄成还让村里几个官员一起打。

“谁不打谁就是从犯!全部死啦死啦地!”

见实在是问不出来,黄成只能暂时回去,向知府大人报告。

办公室里,知府对于他的工作很不满意。

“你真是笨,这农民就像面粉袋子,摔一摔总能掉出点面粉,这样,立即调遣学生和对工作积极(流氓)的人过去,带上枪!我就不信,他们不交出来!”

黄成带着粮队队员们重新回到了这个村,村里的人惊恐万分。

“粮队进村了!”

“快进地道!”

黄成动作比上次熟练的多,没等他们进地道就全抓了起来。

这次,学生们架上了机枪,对着村民们做出开火的姿态。

黄成指着这群顽固不化的村民嗷嗷叫嚷。

“他奶奶的,说不说,不说,全部死啦死啦地!”

见还是没人说,黄成决定“破釜沉舟”!

“打!一直打到他们说为止!”

村官哀求着跪在地上:“太……大人,真的没有了,这几天我们都在喝清汤,哪里还有粮食?”

黄成指着本子上他们报的数据,咬牙切齿地吼了句:“没有?那这是什么?快说,把粮食藏哪了?!”

“还不说,看老子不收拾你!草!”

就在重复的鞭打,变着法子的酷刑中,夜晚到了,村民被暂时放了回去。

月色青青。

半夜,几个村民来到食堂。

“有人没,开门,太饿了,喝点水充饥……”

食堂里的伙夫有气无力地说了句:“没水……河边有点水,你们打去吧!”

几个人提着瓦罐来到河边,发现河里全是尸体,即便如此,心里并无波动地大口地喝着水。

第二天早上,继续鞭挞。

几个村民实在是熬不住,倒在了地上,即便如此,粮队依然没有手软。

中午,又到了休息时间。

几个村民争先恐后地啃树皮,煮草根。

其中一个村民偶然抓到初春罕见的苍蝇蚊子,一脸高兴地吞了下去。

灾年,别说穿越小说中的土豆、红薯,就是蚊子、苍蝇也被吃光。

这比明末好的多,明末那个旱,即便是土豆和红薯也无法存活。

越是往年收成高的县,饥饿越是严重。

越是往年收成低的县,饥饿越是轻微。

一天中午,就在黄成如同往常一样给知府写报告时,一名队员走了进来。

“报告,知府大人的电报!”

黄成放下毛笔,一脸紧张地站了起来。

时间这么久没有完成任务,心里肯定紧张。

接过电报,黄成将人支走,坐下仔细看了看,这一看顿时松了一口气。

几分钟以后,黄成着急收粮的队伍在院子里开会。

他一脸严肃地对队员们说:“这次,有外宾前来参观各村的情况,咱们队是重中之重!为了国家的形象,赶紧安排人把收来的面粉给那些村民分一分,有伤的待在家里不许出来,散会!”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