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戏侃三国 > 第244章安静

第244章安静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戏侃三国!

这信写的,就算是汉献帝也忍不了啊。简单说邓艾就是通知司马昭一声,我就是要灭吴,谁也别拦我,拦我我也不听。

邓艾的话虽然过分,但是司马昭应该早就知道他这性格。邓艾自出道以来,那就是得罪人的历史。除了老将陈泰看重他的才华,不计较细节,还真没多少人喜欢邓艾。司马昭太了解邓艾了,按说也不会因为这事就对邓艾起了杀心。但是司马昭利用邓艾的狂妄,把枪口瞄准了钟会。

与此同时,姜维派人在洛阳大造谣言,说邓艾要反。钟会更是派人截获邓艾的表文,伪造出更加无理的语气送给司马昭。其实跟当初马谡派人在邺城贴告示黑司马懿一样,被黑的人反与不反都不重要,关键看当权者是不是希望此人反叛。司马昭就差这个理由,于是拿住这一点,派钟会去逮捕邓艾。

当时司马昭的老婆王氏曾言,说钟会这人不老实,他说邓艾造反,还真未必。司马昭大笑,说钟会这点伎俩,我岂能不知。

就这样,当时全国的形式大概就是3面大网。钟会的大网罩住了邓艾;姜维的大网罩住了钟会、邓艾;司马昭的大网罩住了全天下。无论是网内还是网外,每个人似乎都很高兴。邓艾做着自己的春秋大梦,钟会在其身后磨刀霍霍,姜维随时准备给钟会一闷棍,而司马昭看着他们在笑。而在这个时候,我们不得不正式认识一下另外一个人,监军卫瓘。

监军这个职位可了不得,相当于军队里的纪委书记。卫瓘在灭蜀之战中游走于钟会和邓艾之间,看上去是个碎催,实际上他才是魏军的掌控者,司马昭钦点的魏军统帅。因此卫瓘深知司马昭的意思,处处保着邓艾,放任钟会。-钟会要杀许仪的时候,卫瓘不说话,随他作死。钟会要杀诸葛绪的时候,卫瓘怕邓艾情绪激动,出来力保。邓艾居功自傲,跟司马昭叫板的时候,是卫瓘出来提醒这样干不妥。然而正是因为姜维在里面掺合,卫瓘不得不站到了邓艾的对立面,局面开始失控。

在下一节中,我们将看到一个巨大的失控局面。但是实际上,这个所谓的失控局面,是有人在背后掌控的

一计害三贤

其实在这场钩心斗角的灭蜀之战后,邓艾的目光一直瞄准着东吴,钟会的目光瞄着邓艾,司马昭的目光瞄着钟会。发现没?姜维是被邓艾、钟会、司马昭忽略掉的重要一环。姜维计算着邓艾、钟会,同样没有考虑到自己。或者说姜维并没有时间考虑一下自己,此时的姜维对军队毫无掌控力,而且姜维对自己也掌握不了,为啥?因为此时的姜维,身患重病,病入膏肓。只不过姜维被复国的信念支撑着,毫无觉察自己身体的异样。

姜维不单单是忽略了自己,同样也忽略了司马昭。司马昭以邓艾造反为名,封钟会为司徒,命他逮捕邓艾。司马昭诏书一下,就意味着钟会再次获得了对军队的合法掌控权。昔日镇东将军节制的青州、扬州等地的军队有了新的任务,因此他们再度围绕在钟司徒的周围,准备向“反贼”邓艾下手。要说钟会此时灭了邓艾,那是手到擒来。钟会的部队人数是邓艾的六倍,而且装备精良,又有姜维的降军相助,邓艾的部队是无论如何不能抵御的。但是钟会和姜维的目的不仅仅是灭了邓艾,俩人心里都有小九九。尤其是钟会,就想像当初收了诸葛绪部队一样收了邓艾的部队,这样实力壮大,为将来造反做准备。而姜维的复国大业,必须建立在钟会造反的基础上。

目前最大的问题就是邓艾的反情不明,而且邓艾在军队中地位很高,贸然动手也不好。于是钟会和邓艾决定派个炮灰去,这个炮灰就是司马昭放在军队中的实际掌舵人:卫瓘。钟会派遣卫瓘去逮捕邓艾。关键是邓艾没有造反啊,而且邓艾有言在先,自己要自专伐吴之事,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卫瓘敢去抓他,他就敢剁了卫瓘。只要他剁了卫瓘,那就证明邓艾反了,到时候钟会名正言顺的去拘捕邓艾,事半功倍。

卫瓘那可是司马昭放在军队的代言人,这哥们头发丝拔下来都是空的,心眼多着呢。没两把刷子,司马昭怎么可能派他游走于邓艾和钟会之间呢。卫瓘本来的任务就是保邓艾、阴钟会。但是无情的现实让他不得不站在邓艾的对立面,去当钟会手中的刀。那邓艾现在是什么状态,卫瓘一清二楚。假如贸然去拘捕邓艾,那卫瓘一定会成为钟会坐实邓艾反情的牺牲品。该怎么做,卫瓘玩了一手绝的。

卫瓘在出发之前,给邓艾的手下散播消息。说邓艾谋反已经得到了朝廷认证,钟司徒的大军即将来拘捕邓艾。如果各位当什么都没发生,那么灭国之功的封赏还能继续享受。如果谁敢帮助邓艾拒捕,那就得灭满门。

成都这帮兵油子又不傻,灭国之功几辈子也见不到一次。如今个个封赏有加,爽的不行不行的。这时候谁还能为了邓艾跟朝廷叫板?尤其是这帮人的家属可都在中原。因此卫瓘一路到了成都,没收到任何抵挡。

凌晨,天蒙蒙亮的时候。卫瓘专案组突然冲进了邓艾的住处,迅速拘捕了睡梦中的邓艾、邓忠父子俩。邓艾的亲信其实还想过来营救,但是看到卫瓘手里的诏书和城外飞扬的尘土,个个都蔫了。就这样,卫瓘轻而易举的拘捕了邓艾,把人交给钟会复命。卫瓘这一手,其实是出乎钟会意料的。邓艾没反抗就被逮捕了,似乎跟剧本不大一样。但是活捉邓艾的喜悦完全打败了钟会心中的疑惑。

钟会和姜维羞辱了一番邓艾。由于邓艾在没反抗的情况下被拘捕,也就是说目前来看,邓艾谋反证据不足。钟会不能当场杀了邓艾,于是派人把邓艾发配洛阳审理。这时候,姜维发现自己的计划仿佛成功的一半。于是玩命忽悠钟会造反。

劝人造反,是门学问。总不能让姜维直接对钟会说,您造反吧。这不行,姜维画了个圈,请钟会跳进去。姜维说,立了大功之后,必须得隐退江湖。你看人家韩信,功劳那么大,不晓得退隐江湖,被杀了吧。再看越王勾践手下的文种和范蠡。文种不听范蠡的话退隐江湖,结果被勾践杀了吧。所以说你目前立这么大功劳,不如学习范蠡隐退,善始善终。

钟会一琢磨,拉倒吧。像钟会这么大能,隐忍到了四十岁才有机会驰骋疆场,这还没过瘾呢,隐退?门也没有。不隐退怎么保全身家性命呢?只能造反。况且钟会知道自己造反有好的条件啊,比如姜维投降了自己,天下再无对手。比如蜀地易守难攻,钟会又得到了姜维献上的西蜀地形图。就等着邓艾被押赴洛阳咔嚓一刀,自己就能行动了。

其实在司马昭的计划当中,现在邓艾被活捉,计划也就要收网了。对于司马昭来说,肯定不会杀邓艾。抓他一次,给他长个教训,也就算完事了。至于钟会,也未必就要杀掉。司马昭带领大军进驻长安,给钟会写信,说怕他干不掉邓艾,来帮助他。如果钟会懂事,把军权一交,司马昭也不用杀他。毕竟钟会都四十岁了,留着当幕僚也好。司马昭能制得住钟会,不仅如此,司马昭的心腹贾充也制得住钟会。如果钟会不懂事,军队里还有卫瓘呢。卫瓘怎么逮捕的邓艾,就能怎么逮捕钟会。司马昭当初为啥征调镇东将军麾下的部队去灭蜀,道理就在这儿。

然而司马昭没想到的是,姜维还在里面掺和着呢。姜维看到司马昭给钟会写的信,说这是君疑臣,臣必死。因此忽悠钟会立刻造反。造反得有理由啊,姜维教给钟会说是郭太后有遗诏,让讨伐司马昭。虽然这理由牵强的谁都不信,但是有,总比没有好。

在姜维的计划里,只要钟会造反,就寻个风流罪过,杀掉钟会所有的手下将领。这样将来造钟会的反也容易,毕竟钟会的部将都死光了。

这一年上元佳节,也就是咱现在说的正月十五元宵节。这一天钟会聚集众将在成都的皇宫里一起喝酒过节,看元宵晚会。酒过三巡菜过五味,钟会提出了自己造反的构想。底下人正吃着饭呢,顿时惊呆了。好好的造个毛反?况且家里人都在中原,疯了吧。因此大家都不说话,气氛相当和谐,场面十分的安静。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